未来高考将有哪些新趋势?
据新华社报道,4月23日,作为全国第三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8个省份,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发布本省份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加上2014年上海、浙江率先进行首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以及2017年北京、天津、山东和海南4个试点省市启动改革,这些改革透露未来高考哪些新趋势?
大方向:取消文理分科
4月23日,8个省份公布的改革方案明确,不分文理↓↓↓
自2021年起,普通高考考生文化课总成绩将由“3+1+2”组成。“3”为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所有学生必考;“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一科;“2”为再选科目,考生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个科目中选择两科。
此前,已有北京等地都宣布了“不分文理”的相关规定,实施时间因地而异。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说,长期教育实践表明,中学过早分科会导致学生思维方式不完善和知识结构单一。打破文理分科,有助于把文科的形象思维和理科的逻辑思维较好结合,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
录取方式:“两依据一参考”,取消三本、合并一本二本
多个高考改革省份都提出在招生中坚持“两依据一参考”:以高考统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依据,参考综合素质评价。
同时,近年来,教育部积极推动各地开展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改革。
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
在改革录取批次上,许多省份均率先从合并本科第二和第三批次实施起。取消三本的已成为主流。
此外,已有上海(2016年起)、山东(2017年起)、海南(2017年起)、浙江(2017年起)、天津(2018年起)、广东(2018年起)、辽宁(2018年起)、北京(2018年起)等地一本二本合并录取。
有分析认为,合并本科录取批次后,重点本科和普通本科可以面向同样的生源并同台竞争,创造了较为公平的录取环境,相应地也给考生更大的选择空间,同时有助于淡化学历歧视。
专业设置:随社会发展需求进行增设和撤销
教育部日前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共增设专业点2072个,其中备案专业点1831个、审批专业点241个,撤销专业点416个。
据了解,新增备案本科专业最多的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智能制造工程。新增审批本科专业最多的是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等。
被撤销最多的专业是服装与服饰设计、教育技术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产品设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
此次审批面向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升级,支持高校设置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设备、节能环保等相关专业。范韶彬说,高校专业设置在保证基础专业的前提下,要匹配社会发展需求,为当下输出人才,为未来储备人才。
自主招生:部分学校压缩文史、经管类学科招生指标
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做好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工作的通知》提出,规范自主招生的“十严格”要求,其中明确要求,高校要在上一年录取人数基础上适度压缩招生名额,严格报名资格条件,不得简单以论文、专利、中介机构举办的竞赛(活动)等作为报考条件和初审通过依据等,提高人才选拔质量。
面对教育部的“自主招生史上最严规定”,不少高校陆续取消没有明确标准、主观性较强的条件,自主招生更趋严格。
今年3月以来,各高校陆续公布2019年自主招生简章。与去年相比,不少高校招生规模明显缩小,部分学校压缩文史、经管类学科招生指标;报名门槛进一步提高,分数优惠减少,并增加体质测试。
今年“考事儿”>>>
教育部:高考报名人数超千万,严禁宣传“高考状元”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会上表示,今年高考报名人数超过千万,做好高校考试招生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要进一步优化考试服务,坚持正确育人导向,严禁宣传“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加强对中学高考标语的管理,坚决杜绝任何关于高考的炒作。
今年我省高考报名人数破百万!
广东省教育厅:高考移民考前发现回原籍地考试,考后取消成绩
广东省教育厅厅长景李虎提醒,本周五前全省进行普查。接下来会对普查出来的“高考移民”让他们妥善回到原籍地去考试,同时如果在高考结束之后还发现有“高考移民”,就要取消这些考生的高考成绩。
针对“高考移民”一事,教育考试院副院长范韶彬表示,要加强学籍管理,包括严禁为学生非正常迁移学籍、空挂学籍、伪造学籍、出具虚假就读证明;严禁进行虚假跨省合作办学或虚假一年制中职招生等。同时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重点发现和纠正人籍分离、空挂学籍、学籍造假现象,对违规招收的“在册不在校”“在校不在籍”的学生,要及时清退。
距离高考只有一个月了
希望大家都能考出理想成绩!
来源:新华社 宁夏日报 中新网 河南共青团
北京日报 中国青年报 中国新闻网 央视新闻
河北青年报 猛犸新闻| 欢迎分享朋友圈
编辑:杜卉 | 商务合作微信:DHui0514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