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内心OS”和“评论区”开始变成一个很流行的说法或者可以说“真心话”的地方,而这些内容往往很有趣,引人发笑。
来自网络
这些评论区的出彩内容,常常都与被评论内容背道而驰、甚至常常与被评论的内容毫无干系,但这种毫无干系往往反应出了评论者思路和思维方式与被评论者不同。这种不同来自于内心的意愿,一种不愿意跟随上方的意愿,一种反套路的意愿,或者说,是一种小叛逆。
来自网络
为什么我们现在这么喜欢看评论?
出人意料的评论常常更加刺激我们的大脑。“Think out of the box”是一些西方国家备受推崇的一种思维方式,在强调创新的国家,跳出思维的固定模式是不可或缺的创新准备工作。这些出人意料的评论往往不跟随发布贴的原意思路,而站在另一个思路去点评或者围追堵截原贴,这样的新思路会刺激我们的大脑,大脑为此感到兴奋,因而使评论区变得很有意思。
渐渐地,这样的刺激变得常见,于是也不那么刺激了。言语上的改进就变得尤为重要,于是又有了幽默风趣的语言冲上评论区,评论区的热度持续不减。
而幽默的语言,常常带有一点“怼人”的意味,于是评论区总有一些“小叛逆”的意思。我们怎么有那么多的“小叛逆”?
也许是因为生活的压力我们不敢怼领导;也许是竞争的残酷我们不敢怼同伴;也许是双手空空的丧气我们不敢怼规则。
来自网络
总之外表的乖顺让人们按捺不住地想叛逆,而四处受气无处发泄的叛逆,找到一个好去处,那就是责任感相对较低、言论相对自由的网络了。
评论区为什么更好笑?因为它蕴藏着无数次可以发泄的小脾气。